全港最齊全車鈴銷售網站. 100% 原廠正貨, 信心保證
Search 0 Cart
Added to Cart
    You have items in your cart
    You have 1 item in your cart
    Total

    BLOG

    Lamborghini 末代 V12 自然進氣 Aventador「LP 780-4 Ultima」車型正式登場

    Lamborghini 末代 V12 自然進氣 Aventador「LP 780-4 Ultima」車型正式登場

    【V12大牛終於走到最後了】 繼SVJ之後,林寶堅尼(Lamborghini)推出Aventador LP780-4 Ultimae,為V12自然吸氣引擎寫下句號。 Ultimae顧名思義是終極的意思,限量生產350部Coupe和250部Roadster。據悉新車是融合SVJ的極致性能和Aventador S的優雅設計,6.5升V12引擎輸出780匹馬力,0-100km/h加速2.8秒,在週末的Goodwood亮相

     

    Editor:《車主》雜誌(Automobile Magazine Hong Kong)

    NOVITEC 打造 Ferrari F8 Tributo 全新碳纖維寬體性能強化車型

    NOVITEC 打造 Ferrari F8 Tributo 全新碳纖維寬體性能強化車型

    德國車廠 NOVITEC 再次以 Ferrari F8 Tributo 打造全新改裝車型「N-LARGO」,全車換上了與德國設計師 Vittorio Strosek 合作開發的碳纖維寬體套件,在車尾增加 13 公分的寬度,整體寬度超過 2.1 公尺,然而僅管尺寸放大呈現 80 年風格的楔形樣貌,車身依舊保持靈活輕盈的姿態,除了歸功於碳纖維物料的運用,經過大量風洞的實際測試,也確保了足夠的空氣動力學效能表現。

    動力部分其搭載的 3.8 升雙渦輪增壓 V8 引擎目前能夠提供強悍的 818 匹馬力,超出原廠近 100 匹之多,0 至 62 MPH 加速僅需 2.6 秒,極速高達 211 MPH。NOVITEC 還為車身降低了 35mm 的高度,車主亦可在有需要時按下抬高車身 40mm 的按鍵,搭配 Vossen 20 或 21 英吋的大尺寸輪框完善飽滿視覺效果,帶有主動閥門控制的 NOVITEC 高性能排氣系統則可自由選擇聲浪大小。

    NOVITEC N-LARGO Ferrari F8 Tributo 一共僅限量發行 15 輛,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前往 NOVITEC 官方頁面了解更多資訊。

    編輯 :  @ Hypebeast

    ABT Sportsline 發表全球限量 64 輛 Audi RS6 Avant「Johann Abt」別注車型

    ABT Sportsline 發表全球限量 64 輛 Audi RS6 Avant「Johann Abt」別注車型

    編輯 :  @ Hypebeast

    比起一般 RS6 Avant 更兇悍的 790 匹馬力野獸。

    德國知名改裝大廠 ABT Sportsline 今回為紀念創辦人 Johann Abt 自 1886 年創立車廠至今 125 週年,特地打造了一款 Audi RS6 Avant「Johann Abt Signature Edition」限量別注車型。

    全車擁有 790 匹馬力和 1,000 Nm 扭矩的強悍輸出,大幅勝過一般版本 RS6 Avant,加速表現上 0 至 62 MPH 僅需 2.91 秒,同時為了使其更快,ABT 還特地換上了自家研發的渦輪增壓器、大尺寸中冷器,搭配定製引擎控制單元與四只直徑 102mm 啞光黑色不鏽鋼排氣尾段。

    外觀同樣具備不少更動,包括多個帶有紅色線條的碳纖維物料部件,僅重 7.72 磅的 22 英寸鍛造輪框和高度可調式懸吊系統等配置亦是亮點之一。最後在內裝部分大量呼應主題,於中控、地墊、門檻、座椅等位置處處可見 Since 1886 或簽名字樣表明身份,車外亦有銘牌標註編號。

    Audi RS6 Avant「Johann Abt Signature Edition」全球僅限量發行 64 輛,隨車還會附贈裝有 ABT 家族過往鑄鐵遺留的角料,別具歷史象徵意義,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多加留意。

    Brabus 打造 900 匹馬力全新 Mercedes-AMG G63 碳纖維寬體改裝車型

    Brabus 打造 900 匹馬力全新 Mercedes-AMG G63 碳纖維寬體改裝車型

    全球極限量 25 輛發行。

    Brabus 今次再度以 Mercedes-AMG G63 為主題打造全新 Brabus 900 Rocket Edition 車型。全車內外皆有大幅更動,首先性能表現上其 4.5 升雙渦輪增壓 V8 引擎經調校後能夠輸出 900 匹馬力和 922 lb-ft 扭矩的動力,0 至 62 MPH 加速僅需 3.7 秒,極速高達 174 MPH。

    而外裝部分則換上包括更多碳纖維物料裸露、兩側帶有側翼的新前擾流、集成 RAM-AIR 進氣口的散熱器格柵、新擋泥板、尾翼、擴散器等配置的全新 Brabus「WIDESTAR」寬體空氣動力套件。其不鏽鋼高性能排氣系統附有主動控制排氣門,亦能讓車主自由選擇平穩內斂與運動激情兩種不同的排氣聲浪表現。

    除此之外,全車整體一大亮點便是「Stealth Gray」車漆塗裝外的紅色調點綴,搭配 BRABUS Monoblock Z 24 英寸高科技鍛造輪框及碳纖維引擎蓋,營造強烈運動氣息。內裝部分同樣未有馬虎,大量光澤碳纖維材質及上乘皮革的包裹,令車艙內也有頂級質感體驗。

    此款 Brabus 900 Rocket Edition 全球僅限量生產 25 輛,每輛售價 €480,059 歐元,約為 $570,000 美元,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前往官方頁面查看更多資訊。

     

    Written by TOPGEAR HK

    BMW i4、iX 一文盡覽規格大小事

    BMW i4、iX 一文盡覽規格大小事

    等完又等,新i4和iX終於現真身。規格如何?

    醞釀良久,BMW正式揭曉新一代電動型號i4和iX的詳細規格。自2013年的i3i8起,BMW的「i」字頭代表了其進軍電動車市場的雄勃野心。當年的i3和i8看似聲勢凌厲,雖然前者的續航力普通,後者亦極其量只算是一輛hybrid,但兩者車身設計語言前衛得毫無保留,面世至今仍不落俗套,看似比Tesla先進了一個世代。唯此股創新力似乎無以為繼,i3和i8一直後繼無車,直至最近才有中國專供的iX3,但其於國際市場的命運仍然未明。i4和iX能否開創寶馬EV新氣象?

    作為中小型四門房車,i4長闊高4,783x1,852x1,448mm,長度和闊度差不多是4系的倒模,但高度則接近3系。沒有濫用coupé的斜尾姿態,相信是考慮到後座頭部空間所致,畢竟i4作為BMW電動車頭炮,行大路也無可厚非。至於iX,作為一部SUV,單憑相片較難準確估算其尺碼。驟看之下,其車身相當龐大,車頭高聳不特止,軸距亦相當長。翻查規格,iX的長闊高為4,953x1,967x1695mm,三圍接近現有BMW X5,比Tesla Model X短了83mm。

     

    兩者之間,i4的車身形態較為保守,與內燃機版3/4系大同小異,頭尾燈形態似曾相識,就連充電插頭的位置亦看似油缸蓋。車頭保留了傳統的雙腎形面罩,其大小及形狀是新4系大鼻窿的延續,只是表面是密封的,內藏萬千雷達和sensor,為各式安全系統(如自動跟車等)及未來的自動駕駛鋪路,風阻系數為Cd 0.24。不知未來會否用這軀殼造一款內燃引擎版的4系Gran Coupé呢?

     

    至於iX,其設計相當新穎,與現有的SUV型號截然不同,可稱得上是將上年11月公布的概念型號原汁原味地呈現。不論閣下喜歡與否,亦不得不承認其過癮之處。廠方表示,新車的設計講求「肌肉感」及「磅礴氣勢」,風阻系數低至Cd 0.25。圖中泵把兩側的黑色飾板(M Sport獨有)成功削面,車身下方的黑色飾邊亦有助iX視覺上瘦身。車頂用floating roof設計,亦保留了BMW的招牌「Hofmeister kink」,即C柱向前一屈的形態,尾燈則用一條纖幼的LED燈條,與千禧早期的BMW Z8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    性能方面,不要被i4的小白臉騙到。其頂級版的馬力比房跑M4還要強!初出茅廬,i4暫時將會有兩款型號,分別是eDrive40和M50。前者採用後驅配單馬達,輸出340匹/43.8kgm,馬力接近現有M440i,但0-100km/h需時5.7秒,僅比258匹的430i(5.8秒)快少少。車重所致嗎?翻查數據,i4 eDrive40的淨重高達2,050kg,比M440i xDrive重磅逾310kg,難怪加速相對比下去了。

    後者i4 M50為首輛出自BMW M GmbH的純電型號,採用前後雙馬達配四驅,輸出達544匹/81.0kgm,比M4 Competition xDrive(510匹)更強,但0-100km/h需時3.9秒,卻比M4 Competition xDrive稍慢(3.5秒),箇中源由亦可能是高體脂,淨重高達2,215kg,「媲美」一輛6.6公升twin-turbo V12引擎的BMW M760Li xDrive(2,220kg)。誰會預想到,世上有一天會出現重逾2.2噸的3/4系呢?

    iX則會有三款型號,分別是xDrive40、xDrive50和M60,全部配備雙摩打及四驅。前兩者會先開賣,後者仍在整備當中,稍後登場。xDrive40輸出為326匹/64.2kgm,0-100km/h 6.1秒,淨重2,365kg。xDrive50輸出為523匹/78.0kgm,與40型號相比簡直有如從小學跳級至大學,0-100km/h 4.6秒,淨重2,510kg。至於M60,輸出將會高逾600匹,但詳情仍有待公布。

    提到電動車,大家最關心的必然是續航力數據,哪怕能一次用盡的機會是如何地微乎其微。i4的電池總容量為83.9kWh,與Model 3 Long Range(82kWh)接近。以WLTP標準計算,i4 eDrive40續航力達590km,i4 M50則為510km,亦與Model 3 LR不相伯仲。至於iX,其電池總容量有兩級之分,iX xDrive40為76.6kWh,iX xDrive50則有111.5kWh,iX M60就未有數據。以WLTP標準計算,iX xDrive40續航力可達425km,iX xDrive50更有630km,後者甚至比Tesla Model X Long Range(580km)更長,實在意想不到。

    至於充電,全線均支援200kW DC補充電量(除了iX xDrive40最高只有150kW),比支援Supercharger V3(可達250kW)的新款Tesla稍慢。實際充電性能方面,當使用最快速度充電時,全線均可於半小時左右由10%充至80%,並於10分鐘內補充約150km路程(iX xDrive40:約100km)。但要知道,如此快速的基站於香港暫時有……零個,中電和港燈所謂的「快速」充電站亦只有50kW(DC),比起周圍都有的Tesla Supercharger仍然有點輸蝕。

    新車的能量回收技術亦值得一提。兩者皆具備了智能回收系統,不單可以「單腳踏駕駛」(即以動能回收減速,免卻煞車),亦懂得因應路面狀況自動調節回收強度,例如臨近路口時會增加回收力度,迎合減速需要,於高速公路時又會自動減輕回收力度,幫助巡航。值得一提的是,i4和iX皆配備熱泵,天氣涼時可將動力系統廢熱引導至車廂及電池恆溫系統,不需依賴空調系統發熱,節省能耗。

    然後是底盤,廠方為提升操控性能亦花了一定心思。舉i4為例,為增強底盤剛性,廠方將電池殼與底盤組件連接成一體,電池厚度亦只有110mm,因此車身重心甚至比普通3系低53mm。至於iX,廠方更於車頂、車側及車尾加入了碳纖,配合鋁製車架及低矮的電池擺位,廠方言談間似乎對其動態表現十分有自信。

    之後說到內櫳,內飾會大量採用回收塑膠、木頭及鋁金屬製造。i4行李空間為470公升,放平後座達1,290公升,前者比內燃引擎版的4系(440公升)大,但比3系(480公升)仍有所不及。iX行李空間為500公升,比X5(650公升)少了一大截,放平後座就有1,750公升。

    此外,司機操控介面採用「BMW Curved Display」及「BMW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」,配備12.3吋電子錶板及14.9吋中控屏幕,其曲面玻璃設計相當前衛,內有最update的iDrive 8系統。此系統標榜自然語音助手,冷氣等操控改用了觸控界面,更可於買車後透過網上付費解鎖功能,如手提電話遙控功能等,(搵錢)潛力無限呀。

    i4和iX均可額外配備名為「IconicSounds Electric」的內櫳人工聲效,將會與著名電影配樂師Hans Zimmer合作編曲。看過《星際啟示錄》未?正是此人負責編樂。BMW表示加速時會有「真實飽滿的反饋音色」,充斥著「誘人而又激動人心的技術性聲效」,並會隨車輛模式而變。很多形容詞,即是如何?TG幻想大概等同於Porsche Taycan的「Electric Sport Sound」科幻聲音。

    何時能於路上遇見此兩車?廠方表示,iX將於今年11月交車,i4則是今年秋季,實際當然視乎地區而定。售價方面,以德國為例,iX xDrive40定價€77,300起,iX xDrive50則由€98,000起,另一方面i4 eDrive40 €58,300起,i4 M50 €69,900起,全與同級的內燃型號相近(供參考:X5 xDrive40i €74,300起、M340i €65,900起)。如有香港定價消息,屆時再為大家報導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Written by TOPGEAR HK